男女主角分别是朱棣朱祁镇的女频言情小说《大明:天天死谏,永乐被我气哭了!朱棣朱祁镇后续+全文》,由网络作家“酸菜鱼椰子鸡”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疯了,简直疯了!抄家,他抄谁的家?此言一出,朝臣哀恸,都用不可思议的眼神盯着他。这是什么地方?在场是什么人?新科进士,达官贵人,文武官员。个个身份尊贵,前途无量,有哪个家他敢抄?这话说出来,不明摆着是要送死吗?苦读十余年,不容易走到新科进士,若就这么死了,实在可惜。秉承着惜才的原则,夏元吉向前一步,抱拳道:“皇上,这学子定是糊涂了,说了些胡话,还请陛下见他一路走来不易宽宏大量!”说着,又疯狂冲秦瑞眼神暗示。“你这糊涂举子,还不赶紧退下!”不等秦瑞做出动作,却又听“啪”的一声巨响。朱棣怒砸扶手,对这夏元吉厉声斥责,“朕问你话了吗!”“刚才问你你不说,现在凑什么热闹!”“给朕退一边去!”甩了他一个冷眼,夏元吉也不敢贸然造次,只能咽着口水...
《大明:天天死谏,永乐被我气哭了!朱棣朱祁镇后续+全文》精彩片段
疯了,简直疯了!
抄家,他抄谁的家?
此言一出,朝臣哀恸,都用不可思议的眼神盯着他。
这是什么地方?在场是什么人?
新科进士,达官贵人,文武官员。
个个身份尊贵,前途无量,有哪个家他敢抄?
这话说出来,不明摆着是要送死吗?
苦读十余年,不容易走到新科进士,若就这么死了,实在可惜。
秉承着惜才的原则,夏元吉向前一步,抱拳道:“皇上,这学子定是糊涂了,说了些胡话,还请陛下见他一路走来不易宽宏大量!”
说着,又疯狂冲秦瑞眼神暗示。
“你这糊涂举子,还不赶紧退下!”
不等秦瑞做出动作,却又听“啪”的一声巨响。
朱棣怒砸扶手,对这夏元吉厉声斥责,“朕问你话了吗!”
“刚才问你你不说,现在凑什么热闹!”
“给朕退一边去!”
甩了他一个冷眼,夏元吉也不敢贸然造次,只能咽着口水往一边撤。
朱棣一发怒,众人又立马垂下脑袋,心里默默的替秦瑞捏了把汗。
小子,自求多福吧!
虽余怒未消,可朱棣还是将目光落在秦瑞身上,“后生,说,继续说下去!”
虽然觉得抄家这个词有些荒谬,可凡事有因果。
相信,也没人会拿自己的前途做赌注。
虽然有些生气,但更多的却是好奇。
他倒要看看,秦瑞能说出个什么主意!
“还能有谁,当然是那些文武官员,藩王宗亲,还有功勋大臣,挨个抄!”
“国家危难,百姓受苦,他们却安逸享乐,谁心里能平衡?”
霎时间,整个谨身殿内,鸦雀无声!
有人甚至大气不敢喘一口。
说出这话,真是不要命了!
先不说朱棣,就说他抄的这些人,不就拢括了在场所有人吗!
尚且不说他们这些寻常文官士大夫,就说藩王。
藩王是什么人?
那可是皇帝的亲儿子,这是要朱棣大义灭亲啊!
好家伙,你这是一个不留,赶尽杀绝呀!
是要大明江山毁于一旦,是将皇室血脉抹杀殆尽!
这哪里是新科进士,分明就是乱成贼子!
此时,夏元吉垂着脑袋,心中泪流成河。
默默的打了自己两嘴巴子。
咋就这么欠的慌呢?
为何刚才要站出来帮他说话,万一被当做同党了怎么办!
为自证清白,夏元吉上前一步,“皇上,这举子口无遮拦,大逆不道,当拖下去斩首示众!”
丘福也忍不下去了,对着秦瑞也是一通训斥,道:“枉费你苦读诗书,考得进士,却扣无遮拦,以下犯上,冲撞皇上,的确罪该万死!”
“请皇上即刻下令,处死这逆贼!”
一石激起千层浪,周围百官纷纷下跪,齐声奏议道。
“请皇上下令,处死逆贼!”
宣声震天,死亡的气息蔓延在整个殿堂。
就连那些同为新科进士的学子,也默默地替他捏了把汗。
这小子究竟哪根筋搭错了?
现在好了,这场面,这气氛,死局啊!
偏偏秦瑞还不知死活。
一双炽热的目光,满怀期待的盯着朱棣。
气氛都到这儿了,还愣着着干什么?赶紧下令啊!
动手杀了我吧,朱老头!
你眼不见为净,我回去继承10亿马尼,各自安好!
美女,豪车,豪宅,女仆,小爷我来啦!
秦瑞心中一阵狂喜,甚至有些迫不及待。
却不知,朱棣的大脑,此时正以两百码的速度飞速运转。
良久,才见他突然抬头,嘴里吐出一个坚定的字眼。
“好!”
秦瑞不假思索,当即慷慨抱拳就准备赴死。
“多谢陛下成全!嗯?!”
等等!
他刚才说什么?
好?
秦瑞定身在原地,忍不住揉了揉耳朵,甚至怀疑自己听错了。
可知道看到夏元吉等人同样诧异的表情,他才意识到。
不是自己听错了,而是朱棣老糊涂了!
皇上不会是受了刺激吧?
这情况不得直接拖出去斩了?
完了完了!一国天子脑子出问题了!
群臣表面很惊讶,心中更是如波涛汹涌。
质疑的眼神,在朱棣和秦瑞身上来回打量。
一个敢说,一个敢夸,这都啥事儿啊!
在众人的惊讶疑惑之中,朱棣却又重复拍板一遍,“好!”
国库无钱,百姓遭难,军队无粮。
在这种穷途末路之时,谁最有钱?
自然就是秦瑞口中的藩王,功勋大臣以及百官!
想到这里,朱棣突然看到了一丝希望,对着秦瑞追问道:“说说,为何会想到抄他们的家?”
果真是受了刺激,才连说了两个好。
丘福叹了口气,依照对朱棣的了解,这是死亡前的挑逗啊!
这人,最终还是得死的。
只是想在他死之前,看看秦瑞手足无措的样子。
一个好字,瞬间打破了秦瑞所有的幻想,此刻心里只想骂娘。
行啊!
要玩是吧?
老子奉陪到底!
反正都已经到这种地步了,秦瑞索性放开了。
随即,便毫无忌惮的继续说道:“敢问陛下,百姓连年播种粮食,为何只一次天灾人祸,就让百姓陷入疾苦的境地?”
“因为官场昏暗,压迫百姓。即使年年种粮,也依旧满足不了贪官污吏的压迫和贪婪,最终才会落到这种地步。”
“百姓为何会心生不满?”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当官的拿着压迫百姓的粮食大吃大喝,宁愿多余也不愿分享,换做是你,你心里服气?”
“也不夸张,老百姓现在只是怨声载道。兔子急了也会咬人,为了填饱肚子,官兵民反,也在情理之中!”
“可是换个想法,要是那朱门与百姓一样,难以吃饱穿暖,同甘共苦,百姓何来怨声?”
所以呀,不是老百姓不跟朝廷搞配合,而是他们根本就没那个条件。
既要压迫人家,又要让人家尊敬服气你,闹着玩儿嘛?
一语惊醒梦中人。
朱棣眼前一亮,原本还紧绷的脸逐渐胸怀起来,挂上了一抹笑容。
对呀,不就是这个事儿吗!
这简直跟他想的一模一样!
既然朝廷没钱,朱门哪里来的酒肉?
在百姓的眼里,只会以为朝廷有钱却不愿分享。
可是,是与百姓同甘共苦,让百姓看到朝廷官员与其一同挨饿。
谁还会说什么?
又有谁会谋生造反的心思?
朱棣心中愈发狂喜,看到这年轻的后生,倒多了几分欣赏。
继续追问道:“即是要抄家敛财,那若藩王公卿家的粮食不够呢?”
秦瑞轻笑道:“小问题。”
“陛下可废掉祖训!”
气氛才缓和一些,秦瑞这一句话,又是把自己带入深渊。
年纪轻轻的,这小子怎么老想着找死呢!
《皇明祖训》首章:文武群臣及时劾奏,将犯人全家凌迟处死!
好啊!
这是自己活够了,也要把全家拉下水?
果真是年轻气盛,勇气可嘉呀!
在这一方面,一群老家伙自愧不如。
然而,秦瑞却不以为意。
一个穿越旅行者,在这个时代,自己可是孤家寡人一个!
要杀也只能杀他一个。
诛九族?不存在的!
“反正,朱家人多的是。”
“无论哪个做皇帝,都是姓朱的天下,也算不得愧对列祖列宗。”
“更何况皇室宗门那么多人,为何偏要盯着嫡长子?”
“难道庶子就不是儿子?”
“至少一个明君,能够让大明在绵延百年!”
秦瑞字字铿锵,没有一句不是冒犯的。
可还是那句话。
这小子说的有道理啊!
没有当皇帝的天赋,何必非要享受那个荣耀?
大明的帝位,不仅象征着朱家的天下,更是为了让大民走得更加长远!
朱棣算是听明白了。
要他这话里的意思,就是要放弃朱祁镇,改立以其手足为帝?
所有人都倒抽了一口凉气。
说他是乱成贼子,敌方奸细,当真一点不为过。
夏元吉侧过脑袋,恨不得自己是个聋子。
这些话越听越扎心!
他这是在无底线地挑战朱棣的底线。
作死啊!
他怎么敢的?
小子,你可就别说了勒,算老夫求你了!
面对这胡乱言语,纵然从始至终一言未发的丘福,也有些站不住了。
“荒唐,根据明朝祖训,历代君王,向来由嫡长子继承!”
“这本就是顺应天命,怎能说换就换?”
说白了就一个意思,不就是觉得次子身份说不过去?
秦瑞轻嗤一声。
“哦,那您的意思是,老天选的,就算是把大明江山玩没了,那也无所谓了?”
“就算有真正的救世之主,身份不够只能被埋没在尘埃里?”
“我怎么感觉你这话,多多少少带一点针对性?”
秦瑞耸了耸肩。
话里的矛头却挑向了朱棣。
针对他倒无所谓,可别忘了谁是次子出生?
若他是嫡长子,就直接当皇帝了,倒也犯不着起兵造反。
意识到自己言语过度,丘福有些慌了神。
抬头的瞬间,又对上了朱棣那一双阴鸷的目光。
这事儿整的!
怎么还被秦瑞给带偏了?
“皇上,微臣不是那个意......”
“够了,朕让你们出主意,一个个却想着置人死地!”
“你们若有这闲工夫,倒不如脑子转转,为朕排忧解难,而不是在这里添堵!”
朱棣略显嫌弃的瞪了他一眼。
多元老朝臣,此时居然还比不过一个金科状元!
目光回到秦瑞身上,朱棣问道
“九五至尊,至高无上,这个位置人人觊觎。”
“藩王亦是皇亲国戚,你怎就可保证他们无叛乱之心?”
“有些潜伏在身边,看似亲近的人,或许就是洪水猛兽!”
在这一点上,无敌还是有自己的见解的。
毕竟他也是从藩王走到这位置,那些人心里在想什么?
他清楚!
他也明白,谁都不甘平庸!
“那就打呗!”
秦瑞双手一摊,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
反正又不是没打过?
“如今明朝数百载,历经三任皇帝。”
“中间打蒙古,打女贞,哪一个不是骁勇善战的威胁之辈?”
“既然这亲亲相残必然出现,那就让他们,难不成还能够影响到大明气运?”
“藩王若是赢了,那也是人家凭本事做上去的位置!”
“若是输了,便是杀鸡儆猴,其他地方的藩王谁敢轻举妄动,不得乖乖俯首称臣?”
便如同朱棣一样,既然坐上了这位子,那就坐稳了。
别的人想要窥视,也得看有没有那个实力!
这可是在千军万马中杀出来的位子!
秦瑞的话,值得引人深思。
朱棣又陷入了沉默。
大明江山到了朱祁镇那孙子那儿,还能好好的。
就算中间亲亲相残又如何?
根本没多大影响啊!
想通了之后,秦瑞说的话好像也没有那么犀利了。
朱高炽却轻哼一声,俨然忘了方才的兴致,不禁在旁边说起了风凉话。
“说了半天,还是无法避免亲亲相残的风险,有什么意义?”
“从你这态度上,看不出对皇室和睦的重视,当真是为了咱们大明着想?”
秦瑞本就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自然也不反驳。
他本就是一介看客。
也就这事儿发生在大明身上,朱棣又非要问。
否则啊,他绝对当个吃瓜群众,规规矩矩的看热闹!
何来非这番心思?
又看了看朱高炽那一副义愤填膺的样子,实在有些无奈。
“反正臣已经将话放出去了。”
“臣可以有想法,但是无法改变人的思想。”
“说那些藩王不满现状,不满统治,执意造反,臣也无可奈何呀。”
秦瑞耷拉着手,也不禁起了调侃心思。
笑着看向朱高炽,“殿下倒是为大明着想,不知可有良策呀?”
不削藩,藩王不会规矩,皇帝也不会安心。
要是削藩,藩王同样也会心生芥蒂,揭竿而起也在情理之中。
这简直就是千古难题,甚至比昨日朱棣那个问题还要刁钻。
朱高炽瞬间呆滞在原地,脑子像是失去了思考一般。
“我......”
朱高炽说不出个所以然,索性又开始甩锅,“这就是一个进退两难的死题,根本无解!”
“切,你这分明是在为难本太子!”
切!
刚才吆喝的厉害的是你。
现在说为难的也是你。
秦瑞都给整无语了。
“虽然太子没有办法,但是您说对了一件事。”
“咱应该顺应天命,无可避免的事情,那就让它发生呗。”
“泱泱大明,又体会因为这点小内讧就瓦解了?”
“皇上,您说呢?”
问题甩给朱棣,也吹醒了他那颗沉思的心。
好家伙!
又在以下犯上。
然还在反问皇上?
看秦瑞身子消瘦,只怕九十斤的重量,八十九斤都是反骨!
这一番操作,又让众人好不容易沉下的心,再次提了起来。
一个个抬起眼皮,战战兢兢的望向了朱棣。
以下犯上,触怒天子,这你还能忍?
偏偏,朱棣却又坐在那里当起了木头。
对周围的目光注视不为所动。
就当众人有些疲惫时,却忽听“砰”的一声。
朱棣一拍龙椅,高声笑道:“好,说的好!”
啥?
说的好?!
老朱你咋想的?
不会是被我给气疯了吧?
这都能忍!
秦瑞惊讶,文武百官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等他们反应过来,朱棣却常怀大笑道
“秦爱卿言之有理啊!”
“顺应天命,亲亲相残,输赢自有道,大明根基绝不会乱!”
这死小子......
朱棣那口气呀,还没高兴能够呢,又被泼了一盆冷水。
废了祖训?
这小子咋敢的呀!
若说前面还有欣赏态度,可现在,朱棣只想弄死他。
但看看秦瑞有恃无恐的样子,朱棣还是忍住了。
转念一想,后是按照自己的祖训,依旧走到了穷途末路的地步。
那不就说明,自己的祖训的确有问题吗?!
虽然秦瑞每一句话都在死亡的边缘试探,可偏偏又句句在理!
再度看向了秦瑞,“说说吧,为什么要废了祖训?”
秦瑞耸了耸肩,“还能为啥?当然是海禁。”
“您看看人家宋朝不近禁海,国库充裕,百姓富庶,日子过得多滋润?”
“哪还能有这些问题困扰啊!”
看似漫不经心的话,却引起了朱棣的疑惑,“海外当真有你说的这么富饶?”
禁海,是由于海外未知,预防外敌。
从未有人出过海,富不富裕,自然也就不得而知。
终究是无知惹的祸。
看到朱棣那一脸迷茫的小模样,没想到千古一帝也有依衬着自己的时候。
一股小傲娇油然而生,既然这样,那就让他长长见识。
秦瑞下意识地双手负背,高声讲解起来。
“海外是否富裕,实际我不清楚。但是!”
“大明以南之处,一国名曰交趾,一国名曰安南,皆为旧唐之地。”
“陛下可知道,他们为何降而又叛,叛了又降?”
朱棣疑惑,“说说看。”
朱棣都不知道的事儿,这一波必须得装起来。
捏了捏嗓子,秦瑞继续道:“原因无他,人家有钱,而大明穷!”
“有钱自然就有打仗的条件,打输了没关系,人家有钱,还有资本继续打,故造成了今日局面!”
又是一番语出惊人,朱高炽也坐不住了。
“大胆,此乃谨身殿天子面前,你竟然敢出言不逊,简直大逆不道!”
转身,朱高炽请命道:“父皇,儿臣奏请将此人推出午门,凌迟处死!”
当着人家的面说人家穷,朱棣不要面子的?
还拿小邦与大明相提并论?
可真该死啊!
若旁人之前还略微同情秦瑞,此时可真就是恨之入骨,无动于衷了。
瞅瞅说的这些大逆不道的话,说是乱成贼子也不为过。
死不足惜!
却不知秦瑞盘算着。
凌迟处死?
好像也可以,反正是老朱开的口就行。
死法他也不挑,再狠一点也可以。
不然的话,这钱拿的让人不安心啊!
用不着朱棣开口,就这必死无疑。
太子怒吼,锦衣卫就已经冲着秦瑞冲了过去。
眼看着就要将人拿下,朱棣却一声怒吼:“退下!”
“朕未开口,谁让你们动手的?不把朕放在眼里了吗!”
“父,父皇......”
朱高炽看不明白了,向来杀伐果断的朱棣,今天怎么老维护一个乱臣贼子?
眼看朱棣脸色不对,还是旁边的夏元吉,跟着使了个眼色,“没听到皇上说的话吗?还不退下!”
锦衣卫愣神,皇帝下令,也只能退到一边。
面对朱高炽迷茫不解的眼神,朱棣依旧是一身呵斥,“你也退一边去!”
眼见朱棣是真生气了,意识到事情不妙,高炽也只能悻悻然站到一边。
只朱棣一个警告的眼神,便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可一看向秦瑞,像是怕吓着他似的,朱棣放柔了一些语气。
“后生,你继续说下去。”
“中原地域富饶,良田无数,怎么就比不上那些小地了?”
......
朱老哥,您这脑子是真的没问题吧?
这tmd都不砍?
还要继续问?!
也罢,说了那么多,想必朱棣也只想求个结局,再让他死。
既然如此,那就满足他。
提了一口气,秦瑞继续分析道。
“不是咱们比不上人家富庶,而是人家地理位置好。”
“您想想,人家富于广岭南,经济上就与中原隔离开来。”
“就像高丽一样,富于辽东,孤悬海外,前者亦是如此。”
“交趾,安南两处土地广阔,富饶肥沃,有极佳的种粮条件。粮食一年三熟,有粮则养人,所以人家人多有精力造反。”
“要我说,若是缺粮,废除海禁,南下交趾取粮,乃是上上之举。”
此言一出。
朱棣顿时犹如拨开云雾见青天。
前面才解决了百姓矛盾,现在又解决了粮食问题。
人才呀!
没想到,眼前这个后生,看着平平无奇,说话确实有理有据。
如秦瑞所说,高丽,安南,交趾都是临近靠海,是使接壤的贫瘠之地变得富庶。
朱棣摸着胡子,这次是认真的打量起秦瑞。
年纪轻轻,却能够对周围番邦的情况如此了解。
可造之材呀!
欣赏的话还没说出口,朱棣却又生出一阵刁难,“嗯,你刚才说抄家,该如何抄法呀?”
“你要抄的可不是一般人的家,若是找不出个合理的理由,岂不令天下读书人心寒,如无人入士,大明该如何治国?”
“照此发展,读书人只怕都要另投他处,大明还有前途吗?”
好一个刁钻的问题。
旁边的大臣们打了个寒战,好在跟他们没啥关系。
说得好没奖励,说不好就掉脑袋。
真是为难秦瑞了。
也不知今天朱棣抽什么疯,刁钻的问题接踵而出!
谁知,一个在众人眼里的送命题,秦瑞却只是冷哼一声。
看了一眼朱棣,问道:“陛下刚才不是还说,外有强敌虎视眈眈?”
朱棣颔首认同,“强于漠北,骁勇善战。”
“那这么说,大明无可用之兵应敌?”
这......
朱棣愣神片刻,英宗好像没说呀!
不过二十万精锐都送了,情况也好不到哪去。
若有可用之兵,且不至于落到阶下囚的地步。
朱棣点了点头,“嗯。”
这番认可,到让秦瑞松了口气,淡淡道:“既无可用之兵,那边组建一只!”
“用这一支军队,定天下,平战乱,保社稷!”
在旁人眼里,那可能只是一句大话。
可朱棣却亮了眼,忙追问道:“什么样的军队,才能有如此实力!”
“朱家军!”
这话犹如一盆冷水,让朱棣白欢喜一场。
天下是朱家的天下,他的意思是让朱家的皇亲国戚自己上战场?!
朱棣不禁冷着脸问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面对朱棣逐渐阴沉的脸色,秦瑞毫无惧色。
反而从容不迫,坦然面向朱棣,道:“若我没有记错,根据本朝祖制。”
“王孙贵族,其子孙后代,子可授镇国将军的封号。孙可授辅国将军......”
“曾孙,太孙......皆可授予将军重职。”
“敢问陛下,即为将军,有何不可保家卫国?!”
此言一出,不禁引人深思。
朱棣垂下脑袋,眼眸氤氲不定,多了一丝深思熟虑。
说的对呀。
给儿孙封藩是为了什么?
不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后人,可以死保大明江山?
战乱之时,为何会看中男儿?
不就是为了能在这乱世之中,打起仗来,抢资源,抢地盘的时候,自家人可以多一份力吗?
既家国于危难水火之中。
此等危急时刻。
朱家后人占着官位,受着吹捧却不做实事。
这不是让人家笑话吗!
想通透了后,朱棣还在感慨秦瑞言之有理时。
秦瑞却没有停歇的意思,继续道
“皇上方才也说,如今正值外敌侵犯,那不如直接下一道明诏,号令各处将军出师抵御外敌,此局可破!”
秦瑞声音高昂,萦绕在大殿之上。
身为七尺男儿,提及打仗,想到那个热血的场面,秦瑞也不由得变得亢奋起来,目光中闪烁着激动的神色。
还不等下话,夏元吉又忍不住跳了出来。
拱手道:“皇上,如今天下安定,您所提的也该是后世之事。”
“家国太平,宗室又怎会代代习武?虽然按祖制被封为将军,可若无经验,无实力,上战场无异于送死啊!”
说的难听点,这不就是草菅人命吗?
切!
秦瑞瞟了他一眼,一脸不屑,高声道
“就以太平两百载为例,我大明衣食无忧,百姓和乐,人口剧增,必然不下十万之众。”
“外关强敌又如何?什么瓦剌,蒙古,女贞,部落笼统不过万千人。”
“人数十倍之差,若以此输了战局,岂不是贻笑大方吗?!”
一个新科进士,居然还敢反驳他?
夏元吉哪咽得下这口恶气?
也毫不退让,掷地有声道:“笑话!你可有将皇室贵族的性命放在眼里!”
两人四目相对,中间火药味浓厚。
秦瑞也不再客气,双目控着夏元吉,毫无惧色。
“此战若赢了,皇室有脸,天下太平。就算输了,天子亦有抄家之理!”
“宗亲贵族,吃的好喝的好,上战场却打了个败局?”
“就这种水平,到时候哪个贪墨,就不是一句罔顾深恩可以化解了,那就是朱家死敌!”
“百姓危难,出力不行,贪污第一。”
“如此行径,辱没皇室颜面,别说抄家,就算灭族也难平天下之愤!”
一顿狂轰乱炸,秦瑞都不由得深吸了一口气。
随即死死地盯着夏元吉。
“说句不好听的,若您是饥肠辘辘,无家可归的难民。煽动其他百姓谋反,夺了天下,皇室宗亲还有活命的余地?”
“要明白,天下人即可降,亦可反!”
“唯有皇室宗亲,不反不降,最是忠诚!”
“以诸家之血换大明天下,后世子孙仍可享公爵之福!”
“既是朱家的天下,由朱家之血来染,有何不妥之处!”
铿锵有力的声音,字字敲打着夏元吉的心。
饶是自认才华横溢,见识广博的夏元吉,一时间也哑口无言。
虽然,秦瑞每一句话,皆是大逆不道的妄言。
可偏偏。
他句句在理,字字珠玑!
任凭天下万人,皆可降于贼虏。
唯独朱家人是个例外!
而朱家的男人,更不可能!
理论上,即为皇亲贵族,朱家的人个个都有皇位的继承权。
见夏元吉一言不发,秦瑞却不依不挠,目光直勾勾的盯着他。
“这只是让乱民夺了天下,心绪还有一条活路。”
“可若让关外夷狄破了皇城,你觉得他们会留皇室宗亲,作为后顾之忧吗?”
“看您也是有资历的人,可别忘了大明江山是从何而来!”
殿内。
鸦雀无声。
群臣茫然一片,都怔在了原地。
大明江山怎么来的?
那当然是从那些在外蛮族人手中夺来的!
若汉人再失天下。
贻笑大方,皇室不保!
说到最后,秦瑞顿了口气。
抬头看向朱棣,鲜血是男儿血性作祟,眼神中也多了些许澎湃。
他道:“陛下,恕学生直言,若宗室男儿出征死战。纵使全军覆没,回望之时,也可想象大明天子的威望。”
“古往今来,乱民数不胜数,肆意横掠又如何?”
“但别忘了,乱民也是汉人,又怎会眼睁睁的看着汉人失了天下而坐以待毙?”
“乱战之时,当万众一心。若乱民此时身处祸端,那就是汉奸,当是遗臭万年!”
“皇上须知,有的人死了,但是他的精神还活着!”
“生死不过早晚,与其坐等亡国束手就擒,何不浴血奋战显英雄本色!”
“等死,无异于自取灭亡!”
好一个自取灭亡,简短四个字,那叫一个扎心。
尽管秦瑞说话多有冒犯,惹得朱棣浑身冒火,偏偏又找不到一丝漏洞来反驳他的无礼。
既然横竖逃不过死。
正如他所说,为何不打出去,为朱家,为大明拼一把!
纵然战死,可有的人死了,的确比活着更有意义。
若关外,朱家宗室战死数万,何人不心生敬佩?
光凭这一点,天子办事,有谁敢伸出妄言?
毕竟,保家卫国死的,又不是他家的人,他又有什么资格伸出妄言!
朱家以血守国门。
若有官员不识好歹,贪污受贿。
即使不用朱棣亲自动手,自有各地宗室动手弹劾,处之而快!
同理。
朱家染血数万人。
用血换下来的江山,受了多少苦罪?吃不饱穿不暖。
可那些藩王呢,居然还囤粮囤财!
只是抄了他们的家,那已经算得上是天子仁慈了!
别人抛头颅洒热血,他们却在后头坐享其成,津津乐道。
要是拉到民间论起来,只怕都是要被逐出族谱的!
至于那些功勋之臣,更是如此。
丹青铁树上的与国同休!
这从来都不是简单的四个字,更是一种责任的象征!
乾清宫。
解决了一大难事,朱棣心情大好。
遣散了其他人,首先便是打开聊天群,给英宗发了条消息。
成祖皇帝永乐:
“小子,你跟咱说说,咱朱家男子现在有多少?”
对方几乎秒回。
英宗皇帝顺天:
“曾祖父,约莫五十万人吧。”
五十万人?!
就连朱棣听到这个消息,此时都不由得倒抽了一口凉气。
他们是姓朱,又不是真的猪!
虽说不愿让儿孙过苦日子。
但是打死他也想不到,老朱家居然这么能生!
不过这样也好,朱家人丁兴旺,秦瑞的计策就有计可施。
哪怕是按照一个村子的规模,大概三四千人。
将这三四千人口,分别派遣天下各处以抚慰民心,完全没问题!
毕竟,这可是五十万人啊!可是比一只猛虎军规模还要强大的存在!
强行保持冷静后,朱棣迫不及待,继续发起了消息。
成祖皇帝永乐:
“曾孙啊,咱深思熟虑后,倒想出了两个法子,你可愿听?”
英宗皇帝顺天:
“曾孙洗耳恭听,还请曾祖父赐教!”
何止想听,简直求之不得!
只可惜,言语无法表达朱祁镇的迫切感。
成祖皇帝永乐:
“第一个方法,给那些宗室封为将军,中尉等官衔。不过这荣誉可不是白拿的,而是要让他们组织一个十万人的朱家军!”
“小小瓦剌,撑死不过万人。哪怕以多欺少,十万人还收拾不了他们了?”
“那才是笑话!”
“退一步讲,就算是全军覆没。那朱家军就是殉国的功臣,举国敬佩。”
“在这种节骨眼上,你大可以堂而皇之的去找那些贪墨的文官,让他们将那些脏款都吐出来。找完文官找武官,收敛些钱财粮食将国库充裕起来。”
“有钱,百姓们才能吃饱穿暖,才能对天子感恩戴德,同仇敌忾,这关不就过去了?”
光板的另一边。
看着上面不断弹出来的消息,朱祁镇抽了抽嘴角,只觉得脊背一阵发凉。
英宗皇帝顺天:
“曾祖父,您没开玩笑吧?那些宗室从小衣食无忧,难受过战乱之苦?
“让那些宗室上战场,光这一点就得力排万难。更别说,他们全军覆没,那些藩王还不得就地起义,联手让我下位呀!”
成祖皇帝永乐:
“切,你小子就这点胆量魄力?别忘了现在什么情况,瓦剌肆虐,百姓内乱。”
“这种情况还想谋朝篡位?若无法平息大国之乱,做了亡国 之君,怕是遗臭万年,千万人唾骂!”
“哪个不知死活的能承担得起这种后果?又有谁有这样的能力,那就让他坐上这个位置!”
大明的天下给谁不是保?可是他们也不掂量一下,自己有这个实力吗?
英宗皇帝顺天:
“话说的不错,可是让宗室上战场,这仗就算赢了,只怕还得受朱家儿孙唾弃......”
成祖皇帝永乐:
“放手一搏,赢了你顶多被儿孙骂,保住的是大明江山,也算功劳一件。可若大明江山断送在你手上,死了你害怕还无颜面对列祖列宗!”
“到时候何尝是骂你,要是条件允许的话,恨不得将你逐出族谱!”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至少朱棣这暴脾气,已经有这样的想法了。
江山都玩没了,简直是丢朱家的脸!
朱祁镇被吓的,半天都没啥动静,也不知在想什么。
朱棣那叫一个着急,既然都已经能聊天了,又不能搞个面对面聊天的功能?
正焦急时,光板“叮”了一身。
英宗皇帝顺天:
“那个,曾祖父,第二个法子是什么?好歹让曾孙衡量一下......”
终归是胆子小了一些。
前怕狼,后怕虎,成不了大器呀。
沉默良久,朱棣叹了口气,还是将自己的方法交了出去。
成祖皇帝永乐:
“得,那就听咱的,现在就让锦衣卫全程出动,无不遗漏抢劫百姓钱财。”
“抢完之后,就回凤阳老家避风头,至于那皇帝之位,谁爱做谁做。”
“还得改个名字,就叫做牛马吧,朱牛马,倒挺顺耳!”
“反正你有钱了,到时若在路边遇到个人高马大的乞丐,给点钱收他做小弟,遇到一个收一个。”
“估摸着收个几千人,全为你所用,到时候揭竿而起,直接造反,重走一遍高祖的路!”
“反正情况都已经糟糕成这样了,你既不愿用良方,那就只能从头再来。带着那些乱民出了凤阳横渡江面,一直打到金陵......”
朱棣自言自语说了半天,消息已经占满了整个光板,可对方却不为所动。
成祖皇帝永乐:
“咋不说话了? 你曾祖父教你做事呢,小兔崽子是没把我放在眼里?好歹给个回应啊!”
英宗皇帝天顺:
“曾祖父,您就不要和咱开玩笑了,我哪里是那块料啊......”
成祖皇帝永乐:
“你可别谦虚,仅凭一己之力,覆灭二十万精兵良将,陷大明于危难之中。”
“如此本领,咱封你为大明战神也不为过,造反又有何难?”
“你能坐上这个皇位,可全都是仰仗着你爹的荣耀!”
朱瞻基聪慧有佳,文武齐全,乃是难得一见的治国之才。
如此优秀的人,后代咋就这死样?
朱棣想不通,也实在觉得脑壳疼。
英宗皇帝顺天:
“......”
这连串的问号,看着怎么让人有些发慌呢?
成祖皇帝永乐:
“小子,你扣几个点算球。你叫啥名,赶紧给咱发过来!”
这句话如雷霆灌顶,朱祁镇脸色大变。
这不完犊子了吗?
他是哪个辈儿来着?
自小就是个贪玩的性子,这东西实在有些考验他了。
成祖皇帝永乐:
“你小子咋不说话?搁那装死是吧?”
“信不信,咱连祖坟都不让你进!”
这不是要他做孤魂野鬼?
朱祁镇彻底绷不住了!
英宗顺天皇帝:
“曾祖父别冲动啊,曾孙名为祁镇,拜成祖......我跪下来给您磕一个!”
只恨两人见不着面,否则朱祁镇必是要急得哭了出来。
顷刻间,朱棣只感觉天旋地转。
“高瞻祁见佑......”
终究是自己错付了呀......
最新评论